琵琶湖疏水奠定了現今京都經濟的基礎。

在1869年(明治2年)因明治維新日本首都從京都遷至東京好幾年後,直到了1881年(明治14年)北垣國堂成為第三任京都府知事。

為了讓受遷都造成景氣底迷的京都恢復以往的活力,在北垣的帶領下,通過了琵琶湖疏水建造計畫。

這是一項開拓水運和水力發電的創新產業,可促進經濟並保障農業用水的計畫。

儘管執行費用高於預算,但因攸關京都未來,議會仍決定支持該計劃推行。

於1885 年(明治 18 年)開始了這個大工程。

琵琶湖疏水動工五年後於 1890 年(明治 23 年)竣工。

京都的經濟得以復甦,歸功於疏水等產生的水力發電等的功勞。

琵琶湖疏水竣工20年後,為了確保更豐沛的水資源,建設了第2疏水,同時市營電車也開始營運,使得京都更加繁榮發展。

至今,琵琶湖疏水仍持續為當地居民提供生命之水。

文化財的介紹

蹴上斜坡鐵道

1891年(明治24年)開始營運當時,據說是世界上最長的傾斜鐵道。在長582公尺地面,高低差36公尺的斜坡上鋪設鐵軌,將船用台車運送的鐵路設施。

傾斜鐵道成功克服地理上的限制,讓大量的貨物得以順利運送。

透過蹴上發電所提供動力讓絞盤可快速運轉。

雖然蹴上傾斜鐵道在1948年(昭和23年)結束任務停止運行,但現在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觀光景點。

蹴上斜坡鐵道滾輪工廠

這裡是為了讓傾斜鐵道上的船舶移動的絞盤操控室。

根據記載,利用巨大圓筒狀的捲揚機,可以將傾斜鐵道上的船舶以大約10到15分鐘就能移動到地面的斜坡。

再利用蹴上發電所所產生的電力將纜線捲起。

曾經一起運轉的台車、鋼索已完成任務,現今保存在琵琶湖疏水記念博物館,供遊客參觀。

舊御所水道泵浦室

於1912年(明治45年)竣工。

由於首都遷至東京後,依然在京都御所舉辦皇室相關活動。

此處主要是為了守護御所免於火災而建造的泵浦室。

抽取琵琶湖疏水送往御所送水管的水,再施壓注入御所後方的大日山的蓄水池。

事實上,在1954年(昭和29年)御所曾發生過火災,據說也實際發揮了功用。

這裡是由設計迎賓館赤坂離宮等的名師——片山東熊所設計,其莊嚴的外觀令人著迷。

360°虛擬旅遊

現場體驗AR內容
日本遺産 琵琶湖疏水
文化庁

令和5年度 文化資源活用事業費補助金(文化財多言語解説整備事業)